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汉藏同心微微萤火星,雪域同行浓浓支教情
龙虎网讯 2023年7月,为响应团中央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积极组建“汉藏同心,雪域同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奔赴千里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才纳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好同心圆,携手共奋进,在助力教育扶智建设中展现青年学子的赤诚初心,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彰显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凝心聚力—启智润心开新篇
曲水县才纳乡才纳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才纳村第十二批工作队队长刘兵向实践团介绍了乡村的现状,重点提到了当地的教育情况,使实践团对才纳村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深入沟通之后,实践团成员开始布置支教场地、准备教学工具,并召开支教前准备会议,根据刘书记讲述的内容,实践团立刻完善了支教安全保障流程,认真准备学生的家长签到表,以杜绝学生在往返路程上的安全隐患。
实践团成员们还带来了精心筛选过的青少年读物,范围涵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曹文轩、沈石溪优秀儿童读物,迪士尼经典英语电影绘本等,实践团利用这些书籍给孩子们布置了内容丰富的“支教阅读角”。
在支教初期,团队面临着难题——“如何让孩子最快地敞开心扉”。为此,团队精心准备了见面会,设计了多项破冰活动,比如:象棋军棋棋艺比拼、九连环装置拆解、3D立体迷宫游戏等。
真情浇灌—静待格桑绽高原
实践团成员们用幽默易懂的语言,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倾心教学,让孩子们沉浸在课堂之中。支教成员会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好教案、PPT和教学工具,以便能够熟练的把握课堂的节奏,在“儿童文学名著阅读沙龙”、“英语趣味单词教学”、“科普实验”、“藏语课”、“注意力思维训练”、“家长学习交流会”等多项特色课程中寓教于乐,同学们从抽象理论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从茫然无措到独立思考,在问答之间开拓思维的边界。
扎实的学习基础不仅需要课上的听讲,也需要完善的课后辅导。实践团成员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水平制定了相应层次的辅导内容,耐心解答孩子在暑期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传授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框架。在当天的学习任务结束后,老师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身心健康是孩子茁壮成长的核心要素。实践团成员为学生们科普心理学知识、开展注意力思维训练课程、进行心理团体辅导互动。实践团认真组织召开家长会,传递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帮助家长与学生搭建学习的桥梁,形成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在课后,实践团成员为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组织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经过团队的精心准备、耐心交流,孩子们没有了最初的胆怯与困惑,更多的小手在课堂上举起,更多的笑容在课堂上亮起。学生扎西曲珍表示:“这是我上过的最好、最开心的课。”
支教队员们的爱心激起孩子们的共鸣,可口的小零食、稚拙真挚的寄语、夸张可爱的简笔画、深情温暖的拥抱……最质朴的爱,却给人最深的感动。支教队员让孩子们看到了高原外缤纷的世界,而孩子们回赠给支教队员的,是世俗未曾浸染的笑容。
恰逢望果—藏汉融合促团结
实践团有幸参加了藏族人民期盼农业丰收的的隆重节日——望果节。跟随着才纳村村民,实践团成员记录了这场庄严而又隆重的活动。望果节的第一个习俗是转田祭神,高喊吉祥语,祈求庇佑,第二项活动是紧张刺激的赛马。西藏草原上的赛马运动能显示出骑手的高超技艺,有速度赛和特技赛,其中特技赛包括马上倒立、侧转、拨旗等五花八门的高难度动作。观看完赛马,村民齐聚村委会的大院,欣赏朗码堆谐、戏曲、舞蹈、小品等节目,实践团带领孩子们排练的《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也在村民面前进行了表演。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尽管在才纳乡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不长,但实践团成员由衷地希望这段日子在藏族小朋友心中所播下的种子,在日后可以生根发芽,从山的这边走向山的那边,然后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未来,实践团成员还会继续用情、用心、用力。在教育扶智建设中,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心手相连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
山海有情,青春相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汉藏同心,雪域同行”实践团此次走进西藏,在公益支教中倾听梦想的声音,在民族融合中感悟发展的力量。与曲水县才纳乡的小朋友们凝聚起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铸牢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拼搏!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龙虎网"的稿件,均为龙虎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龙虎网",并保留"龙虎网"的电头。